close

  中歐經濟調整中的勞動力市場制度國際研討會召開
  “對於中國目前就業形勢來講,應該是接近一個最好的時期。”“應借鑒歐盟雙軌制的教育、工作崗位的投資、培訓以及改進就業服務等經驗。”“通過市場改革提高就業質量,提高就業的安全性。”……在昨日召開的中歐經濟調整中的勞動力市場制度國際研討會上,來自歐盟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圍繞“中歐經濟調整中勞動力市場制度”這一主題,深入探討了中歐經濟轉型和勞動力市場改革的驅動因素、勞動力市場一體化建設等問題。
  期待學習對方優點
  彼此收益
  據介紹,近年來,成都堅持把促進就業和加強勞動力保護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頭等大事,充分發揮市場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全市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不斷優化。2013年全市就業規模793.75萬人,技能人才96.57萬人。2008年以來全市年均新增就業18萬人,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轉移就業年均增加1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低於3.5%,基本實現城鄉充分就業。
  歐盟委員會就業、社會事務與包容總司,分析、評估與對外關係司司長喬治·費舍在參會間隙參觀了成都的城市風貌,並且閱讀了很多關於成都的報道。“這是熊貓的城市,同時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也在這裡誕生,可以說成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非常急切想通過研討會瞭解成都更多的方面,比如,城市如何發展以及為中國經濟所作的貢獻。”喬治·費舍表示,期望在一天半左右時間內能彼此學習對方優點,彼此受益。
  就業政策應突出
  安全性和靈活性
  “對於中國目前就業來講,應該是接近一個最好的時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翟燕立近十年對全國100多個城市進行勞動力供給和需求調查研究。他解釋說,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經濟體,面對經濟結構調整,勞動力供求顯示出了更大彈性,這些彈性既來自於制度本身的靈活度,也來自於產業、地區新興產業的變化和發展。“我認為中國勞動力市場不會制約經濟發展,相反如果經濟政策和勞動力政策能夠設計得體,而且充分銜接,那中國人口和勞動力依然會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作出非常大的貢獻。”
  2008年,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朱玲訪問了德國,歐洲強調安全性和靈活性的就業政策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朱玲看來,中國經濟經過了30年的高速增長,目前進入了結構調整期。“在這個結構調整過程中,中國的勞動力市場會面臨新崗位的創造問題,尤其是如何使大量的農村轉移勞動力跟上經濟結構的調整,可以借鑒歐盟雙軌制的教育、工作崗位的投資、培訓以及改進就業服務等經驗。”
  通過市場改革
  提高就業質量和安全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司副巡視員尹建堃介紹說,當前中國勞動力市場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連續兩年16歲以上勞動力下降了200多萬,同時中國老齡化不斷加劇。“在這種狀況下依靠老齡化市場改革不僅可以進一步釋放人口紅利,同時通過市場改革也能提高就業質量,提高就業的安全性。”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蔣平結合成都實際闡述說,成都已經成為勞動力凈輸入城市。“目前每年有30萬人口外出打工,但是成都每年凈輸入超過100萬;其次,每年考出去的大學生有4萬人,但是每年吸收的大學生估計在6萬至7萬以上;再次,在承接沿海的產業轉移過程當中,還吸引了大批企業落戶。”蔣平表示,短時間把這些勞動力整合起來,需要社會各界來關註和研究。
  “我們現在關心就業群體,更強調穩定就業和體面就業。”蔣平表示,現在的就業方式有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和政府積極促進就業。“此外,成都在創業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市一共有18個大學生創業園,在高校畢業生創業方面給予支持,通過創業帶動就業。”蔣平提醒,還應關註企業的發展,只有企業發展好了,才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才能讓勞動者有所安居有所樂業。
  本報記者 王喆  (原標題:深化勞動力市場改革進一步釋放人口紅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d71udcjs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