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胡新橋劉志月
  本報實習生曾雅青本報通訊員徐劍飛
  11月27日,第八屆中英知識產權沙龍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英國知識產權局局長約翰·阿爾蒂、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張彥林、武漢市知識產權局局長董宏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吳漢東教授等嘉賓一起探討了“大學和知識產權的那些事兒”。
  約翰·阿爾蒂在發言中指出,在大學發表新的學術思想是學術傳播的基礎,也關係到發明人職業生涯的發展,但是創新性是知識產權的基本原則,將研究成果在公共領域公開發表後就無法再獲得專利授權。
  約翰·阿爾蒂介紹說,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設有知識產權“寬限期”,即發佈研究成果後的一定期限內發明人還能申請專利保護,這一舉措可以使發明人不會因害怕難以申請到專利而錯過發表該項發明的第一時間,能有力避免大學專利保護的困境,但是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體系,期待有一個國際通用的系統來規避這個困境。
  作為中國著名知識產權專家的吳漢東教授說,在中國對科技發明是“雙規制”,一是中國現有的科技發明獎勵制度,即發明人可以享受成果的命名權和國家、社會的獎勵,但是研究成果歸社會所有,這能滿足部分學者不想追求經濟利益,更註重自己聲譽和社會意義的需求;二是申請專利保護,授予專利權,由此來保護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被他人占有。
  “但是,在當下中國,樹立‘尊重知識,崇尚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比瞭解知識產權系統更加重要。”吳漢東提出,保護創新是一個國家的基本法律制度,不保護創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國家,要借助法治中國建設在全社會樹立法律信仰。
  約翰·阿爾蒂在發言中還表示,建立知識產權體系的目標是支持創新,如何利用該體系來支持創新研究成果的全球化運作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建立知識產權體系需要國際研究和技術合作,從而產生“1+1>2”的效果。
  據瞭解,為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高校及企業科研成果轉化,湖北省武漢市擬探索設立知識產權特區。
  對此,約翰·阿爾蒂建議,在知識產權特區內可以設立特別法庭以優化司法程序,以更省錢的方式高效解決專利糾紛引起的小額訴訟,更好保護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
  今年10月,英國新知識產權法案正式生效,其中包含設立小額訴訟快車道程序的內容,以期為知識產權爭議快速解決爭端。
  (原標題:中外專家探討突破大學專利保護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d71udcjs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